一名單側乳房腫大的病人,自己吃偏方「調理」超過三年,沒想到卻養成一顆直徑二十五公分、重量超過五公斤的腫瘤,直到血流不止才求醫。就醫檢查,病理報告結果已接近癌症邊緣,最後實行全乳切除。醫師表示,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,提醒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治療,避免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。
(張文祿報導)
陳小姐是未婚上班族,三年多前發現左側乳房腫大,兩邊大小不一,因工作忙碌加上個性內向,決定自行調理,甚至去年五月胸部爆出小傷口還不以為意,幾個月後硬塊長到相當一個成人頭那麼大且血流不止,才趕緊就醫。
臺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金瑤安排三十九歲陳小姐檢查,患者腫瘤已撐破皮膚造成潰爛且發臭,電腦斷層顯示直徑近二十五公分,直覺癌病變機會很高,安排切片與乳癌相關檢查,報告結果出乎意料,並沒有發現惡性組織,篩檢淋巴、肺部、肝臟、骨頭也沒有轉移,謹慎地再做一次切片,病理顯微鏡顯示結果相同,沒有癌細胞。
林醫師說,陳小姐腫瘤比較特別,跟一般乳癌主要來自乳管和乳葉組織的異常增生不同,是由軟組織長出的「葉狀瘤」,好發於三十歲到五十歲族群。林金瑤表示,病理報告是「腫瘤介於良性、惡性之間,處於癌症邊緣,雖沒發現惡性組織,但已有類似癌細胞分化。」他表示,葉狀瘤良性多於惡性,幾乎不經淋巴轉移,像陳小姐長得那麼大又介於良性、惡性間的腫瘤十分少見,最重要的是必須把腫瘤切除乾淨,以免復發或轉變為惡性腫瘤。
由於陳小姐乳房結構已被破壞,皮膚也被不斷長大的腫瘤撐破潰爛,林醫師與整型外科合作,先完整清除左側重量超過五公斤腫瘤,再由整型外科醫師植皮。
陳小姐術後如釋重負,慶幸自己還沒發展到癌症,也後悔沒有及早就醫,才拖到必須乳房全部切除。她說,以前愛吃辣、吃油炸食物,未來會注意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。
林金瑤醫師說,臨床上因為不敢面對乳房問題,拖延病情的人不少,個性保守、不好意思跟人講、害怕面對化療辛苦的人,多半尋求另類治療。林醫師強調:如果發現乳房異樣就要檢查,以免延誤就醫時機!